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配资网站首选

生活不能缺了精神调料,一位山西语文老师的上海书展之旅

3842

2025-08-16 【 字体:

“铿锵有力,不愧是专业的。”8月17日晚上,在上海书展举行的“昭陵两骏望长安——追寻国宝流失的故事”暨《望长安》新书分享会结束后,读者们在第三活动区排队,等待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霍宏伟签名。这时,第一财经记者听到有人这样评论霍宏伟的讲座。

记者抬头一看,旁边站着一位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子,他头发略微泛灰,戴着无框眼镜,穿着蓝色POLO衫,腋下夹着一个红色精装大本子,正和另一位年轻男子轻声交谈。

起初,记者以为这位中年男子是霍宏伟的学术界同侪,或是出版社领导。一聊才得知,他叫乔桥,是山西省太原市第十五中学的语文老师,买了Z198次列车的硬座票,在火车上坐了一个晚上才到上海。乔桥在2016年知道上海书展,次年开始亲赴书展,除了疫情三年被迫停下脚步,今年是第五年逛展。和他交谈的年轻书友小李,来自北京。

乔桥在上海书展。摄影记者/张健

对49岁的乔桥来说,每年暑假离开山西,独自花几天时间在上海逛书展,是一趟精神朝圣。这种感觉,和19年前他第一次到上海,就直奔神往已久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心情一样。

他告诉第一财经,上海书展吸引他年复一年地来,是因为这里总有些不期而遇的人,能收获或大或小的惊喜。他喜欢这些意外,享受这种体验,回去后会把精神的愉悦和滋养传递给学生,让他们在教育越发内卷的大环境下,学会感受生活,积累生活,而不是成为一台台考试机器。因为说到底,“语文就是生活”。

8月20日晚上9点,第20届上海书展落下帷幕。专程从1300多公里外赶来的乔桥也完成了第五次书展之旅。可以说,他见证了近年来上海书展的魅力和人气,上海书展也成为他人生的一部分。

以下是8月17日、18日,乔桥在上海书展现场对第一财经记者的讲述。

书展“特种兵”

我1975年出生在山西一个工人家庭,父亲热爱读书和写作,我从小受其影响,也爱看书,尤其喜欢《童话大王》杂志。2015年底,“童话大王”郑渊洁来太原参加活动,当时40岁的我欣喜不已,给郑渊洁写了长信,专门去火车站接站,请他在我精心收藏的《童话大王》创刊号上签名,后来,还把郑渊洁与我合影的照片挂在家里醒目位置。

这件事之后,我体会到了“追签”的意义,尤其是追那些伴随我成长、留给我回忆的人所带来的美好感受。

我开始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寒暑假参加书展。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太原、包头、深圳、西安、济南等地举办时,我都去了。2016年,我开始关注上海书展,在网上看到很多书展的活动和报道,被吸引了。从2017年起,除了疫情三年,每年我都会来。

我对上海有特殊情结,从小就看少年儿童出版社的书。工作后,我买了不少上海辞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书。小时候看动画片,片头每每闪动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几个字,总让我心向往之,太多上美影的动画片充盈着我的回忆。2005年寒假我第一次来上海,第一件事就是朝圣一般去万航渡路618号,亲眼看看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我对物质要求不高,每次往返上海都坐火车,买硬座,夕发朝至,不耽误时间,在火车上读读书,打个盹,也就到了。我来上海不是旅游,住的地方也简单。2017年至2019年,我都住在延安西路附近一个招待所,离举办上海书展的上海展览中心很近。疫情三年没来,去年再来时,那家招待所已经关门。这两年,我在北京西路附近找了一个酒店,走十多分钟就能到上海展览中心,房间很小,一晚上210元,应该是书展附近最便宜的单间。

我现在上有老、下有小,事情很多,每次来上海只能待三四天,但这几天“劳动量”特别大。我是15日上午10点到的,在酒店简单收拾一下,12点就进了书展会场,一直待到晚上八九点才走。你遇到我那天,8月17日,我和小李一起,从9点进场,也是待到晚上快清场。

太原家里的书太多了,书房的三面墙都放满了,我又舍不得扔,我妻子只好把书装进大纸箱子,再放到书柜顶上。所以每次逛书展,我会买些文创产品,尽量不买书,了解新书动向后,回去再到图书馆借。

书展上,我主要做两件事,一是见我喜欢的作家、学者、艺术家,听他们的讲座,二是找他们签名题词。我随身带了两样东西,一个红色精装大开本的白页笔记本,还有若干信封。每次来上海前,我就在信封上画好艺术家的肖像素描,贴上专门搭配的红色繁体“艺”字邮票,再去上海展览中心所在地静安邮局加盖日戳,然后找机会请相关艺术家签名。

书展活动太多了,一场接一场,中午都不停,进来就走不了。每天我忙得午饭都没时间吃,最近两年都是这样咬咬牙忍一忍过来的,不过最大的好处是在展馆内不怕日晒雨淋。

书友群里很多人都说,夜幕降临后,上海展览中心的灯亮起来特别好看。我来书展这些年真是没注意过,一心都投到活动中去了。

有情感基础的追签

书友们把找作家、学者、艺术家签名叫“追签”。我的理解是,“追签”就是要让我引起“追”的冲动,要对作者感兴趣,喜欢他们的作品,有情感基础。

8月15日,来上海的第一天晚上,我去书展分会场思南文学之家听讲座,上海作家孙甘露和安哥拉作家若泽·阿瓜卢萨有一场对谈。之前,我看的都是欧美经典文学作品,对非洲文学不了解,就去听听,但是没找若泽·阿瓜卢萨签名。一个完全不认识的作家,哪怕名气再大,获了诺贝尔文学奖,没看过他的书就去找人家签名,总觉得怪怪的,我不会盲目“追签”。

我的签名本里有个“重磅”签名,是去年上海书展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的题签,那天他发布新书《康震诗词课(青少版)》。康震讲解诗词非常好,我有不少学生是他的读者,我就想给学生看他的签名。当时人特别多,康震本来不题词的,我等了两个小时,最后他只给我一人题签了。回去跟小李说,他都羡慕死了。

乔桥在上海书展。摄影记者/张健

为什么我能有这样的待遇呢?这和我去另一场书展有关。去年7月,我到济南参加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为了得到喜爱多年的艺术家濮存昕的题签与合影,我也等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组织活动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副总编肖丽媛看到了,把我悄悄拉到旁边,说她稍后会帮我。我跟人家素昧平生,得到这份意外帮助,也算一份书缘。没想到半个多月后在上海书展,我又见到肖副总编,就跟她打招呼,说我每年都来,她开玩笑说,“你这可是够虔诚的!”所以康震活动快结束时,肖副总编就跟他说,“这是我朋友,给他写上两句话吧。”在上海书展这个平台,我会遇到一些贵人,他们真的能够帮我圆梦。

2017年是我参加工作20周年,那一年第一次来上海书展,收获也最大,正好赶上“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参加“语文教师小丛书”(第一辑)新书发布会。我刚工作时就知道于漪老师,她是我的偶像,但一直没机会见到她,没想到她也来上海书展了。那时,我们还在用苏教版教材,于老师有篇散文《往事依依》出现在七年级上册。后来我上《往事依依》时,给学生们看我和于老师的合影、她的题签,这样就拉近了学生和课文的距离。

“语文就是生活”

太原十五中是市里第一批省重点中学,有初中部和高中部。我在学校还有行政管理工作,精力有限,就只代初中部一个班的语文。

这两年,网上都在说“山河四省”高考特别难,家长想尽各种办法给孩子补习,教育局把升学压力层层传递下来,学校对教学有很多要求。有时候我急了,也会对学生发脾气,发完脾气,又觉得自己可恶,是一个庸俗的人。但被现实逼迫着,我不能天天上课只讲浪漫,最后学生考不出分来。

不过,学校也说,“以生为本,以人为本”,就是把学生当作人,而不是成为考试工具。我觉得,一个语文老师不得不面对升学和应试的现实时,首先要自己内心丰盈,自己对生活有憧憬和期待,才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丰富。长大后,他们才能成为一个能从生活中找到快乐,找到自己喜欢的、追求的方向的人。这样,哪怕他们的生活平凡而单调,也会有一份坚守。

所以上课时,我尽量平衡,不把语文当成为了分数而上的课——语文也最怕为了分数而上,因为这是一辈子的事。上海有一个期刊叫《语文学习》,我订了好多年,杂志封面上原来有一句话“语文就是生活”,这句话对我影响太深了,我也一直信奉着这句话。

三年后,这些孩子就从我这儿离开了。不能让他们一回想起初中,就是语文老师教怎么答题,怎么写作文套话,怎么写一堆毕了业就可以统统忘掉的应试的东西,除此之外对乔老师没有任何回忆。要是当成这样的老师,也挺悲哀。

所以我跟每一届学生都讲:“同学们,跟我一起来品味这句话,‘语文就是生活’。”我告诉他们,只要活着,只要每天有喜怒哀乐,只要能够感受到成长中的酸甜苦辣,这些生活经历就是语文素材、语文体验。想找人倾诉,肯定要转换成语言表达,哪怕是内心独白,也要组织语言,都得有文字和表达能力。不管孩子们能不能理解,我都这样给他们说。现在也许他们不懂,说不定将来某一天他们会明白,“语文就是生活”。

书展上的奇遇

我来参加上海书展,就是积累我的人生经历。每年上海书展,不是那种平平淡淡的,今天有谁的活动,我去排排队,签完说个“谢谢”就回去,而是总有些或大或小的奇遇、惊喜在等着我。

就说今年书展,我的奇遇可多了。8月15日晚上,我无意中路过新书《三毛学雷锋》(彩绘版)首发式,偶遇活动现场的漫画家孙绍波。孙先生不仅给我签名,还三笔两笔就画出一个惟妙惟肖的漫画自画像。

8月17日下午,主持人曹可凡的新书《可凡倾听:倚楼听风》发布会结束时,我恰好路过友谊会堂,看到路边围了一群人,凑过去一看,中间有位戴礼帽的中年男子。当时我没认出来是谁,旁边的人说是钢琴家孔祥东,是《可凡倾听》的嘉宾。我也是完全没想到在书展还有机会追签孔祥东,赶紧掏出本子,请他题签。孔祥东人非常好,有求必应。我很享受这种意外“捡到”的收获之乐。

8月18日上午,歌唱家关牧村来参加自传新书《我和我的歌》首发。我听她的歌长大,父母也很喜欢她的歌声,就很想跟关老师合影,所以我精心准备、志在必得,提前画好有她素描肖像的信封。后来,在其他歌友的帮助下,我跟关牧村老师夫妇合影留念。关老师也在我准备的信封上认真签名。我拿着这个信封,像拿到宝贝,因为一笔一画的描摹融入了我的心血,这是属于我个人的收藏,我很享受这种获得的过程。

我读过《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很喜欢这本书。起初,我以为给樊锦诗先生写口述史的作者顾春芳是个戴着眼镜、不苟言笑的中老年学者;去年,我看到书展上有顾春芳的活动,决定去见一见她。

到了活动现场才发现,顾春芳老师完全不是我想象中的样子,不仅人长得美,气质优雅,谈吐也特别优美。她讲话亲切,没有那种习惯性的赘余口头禅,连多余的过渡性词缀都极少,每句话说得很干净,口语表达极富美感,用词也很讲究,让人听得愉快舒服。

能听到那样一场高质量的讲座,对我来说既是惊喜,也非常有幸。一位美学教授,用美的语言,给我带来一次心灵上的美的享受,如沐春风。那天下午,我在思南文学之家待了近四个小时。

有书展,就有盼头

逛书展虽然很累,但每天回宾馆的时候真的是满载而归,精神上的收获不是拿钱能买来的。有些学者要想在书展上看到,有时一等就是好几年。

我一直想找明史学家樊树志先生签名,几年前本来有一次机会,结果错过了。去年上海书展,我看樊树志有新书《江南市镇的早期城市化》发布,就去现场等,结果他没来。今年他又有五卷本的《重写晚明史》再版,还有新书《人世事 几完缺——啊,晚明》,我想这次出书这么多,老先生应该会来吧。17日晚上我又去等,结果老先生还是由于身体原因没来。想想他已经87岁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机会见到。

我妻子是护士,工作非常忙。前面两年因为孩子小,每个假期我来参加上海书展,一走就是几天,她还是挺反对。现在孩子大了,她看我也是真的喜欢逛书展,就慢慢转变了态度。在我的影响下,妻子和孩子也爱看书。

不过,有些同事不理解。有人说:“瞧瞧你都快50岁的人了,一天到晚‘颠儿’的,跑到这跑到那,追个签名,这是图啥?”他们觉得我有点“不务正业”。

确实,现在大家普遍关心的都是怎样多挣钱。有些同事的想法我能理解;时间长了,可能他们也会慢慢明白,我也有自己的追求,不是只有柴米油盐、吃喝拉撒就满足了。

书展上获得的精神享受,也可以让自己在世俗之外,内心保持一种纯粹。我也不敢自诩清高,跟别人不一样。世俗的生活还得过。有一个特别巧妙的比喻就是,人要活成像铜钱一样,外圆内方。我觉得应该是这样,内心有坚守、有原则、有立场,要“方”,外在的“圆”意即还得学会适应,否则也活不下去。

乔桥在上海书展。摄影记者/张健

一年一年来上海书展,我有种“年年岁岁花相似”的感觉。想想从2017年开始来,一晃七年就过去了,又觉得“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两年我的白头发也多了不少,但我对书展的热情没有衰减,说穿了就两个字,喜欢。

起码我越来越热爱自己的生活,知道还有那么多值得期待的事。比如说我今年回去之后,就会开始满心期待着明年的书展:能见着谁?还有什么奇遇?人最可贵的就是要有个盼头,有个期待在前面。哪怕现在我工作再苦再累,天天加班写材料、备课批作业,只要一想到明年的书展,心里就踏实,觉得加班算啥,咬咬牙今天晚上把它弄完。

对我来说,逛上海书展,就是给枯燥单调的生活加点调料。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彭晓玲

经济人的人文素养阅读 相关阅读 “人气最旺”上海书展落幕,7天入场29.8万人次

这两年的上海书展,各出版社推出的文创产品也非常吸引眼球。

79 2024-08-21 17:47 对话钱运春社长:世界顶级城市为什么都应该拥有年度型一流书展

371 2024-08-17 11:27 “床前明月光”并非李白原版?《唐五代诗全编》正本清源

《唐五代诗全编》有两个重要特点,第一是搜罗全面,共收录唐诗55000余首,第二是收录准确,逐首进行详细考订。

282 2024-08-16 20:17 城市更新的上海经验,《向史而新》回顾32个经典案例

《向史而新》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回顾了上海城市有机更新的经验和挑战。

182 2024-08-16 20:10 20岁上海书展今日开幕,上半年上海好书榜发布

现场展出的一些文献资料还回顾了“文汇书展”、1985年上海国际书展等其他书展,勾勒出一段城市地标的“书展史”。

130 2024-08-14 15:46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2025年5月5日全国主要批发市场黑木耳价格行情

2025年5月5日全国主要批发市场黑木耳价格行情
市场 最高价 最低价...

2025年5月5日全国主要批发市场鮰鱼价格行情

2025年5月5日全国主要批发市场鮰鱼价格行情
市场 最高价 最低价...

高配不到六千!150破界猛禽凌厉登场!_配置_外观_cc

高配不到六千!150破界猛禽凌厉登场!_配置_外观_cc
破界发声,惊喜不断!破界首款风冷150平踏破价上市,猛禽X1/X2震撼来袭。标准...

剑指AGI!阿里资本开支规划超预期 AIDC将迎新一波建设浪潮

剑指AGI!阿里资本开支规划超预期 AIDC将迎新一波建设浪潮
  昨夜阿里巴巴公布财报,资本开支大超预期。  财报显示,阿里巴巴在截至2024...

万亿特别国债释放稳增长信号

万亿特别国债释放稳增长信号
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

英国首相特蕾莎梅脱欧谈崩面临下台危机!12月12日各投行美元、欧元、英镑、日元最新交易策略汇总

英国首相特蕾莎梅脱欧谈崩面临下台危机!12月12日各投行美元、欧元、英镑、日元最新交易策略汇总
美元指数【外汇研究中心】近一个月美元指数围绕97整数关口窄幅波动,目前来到97....

“并购六条”后沪市新增582单并购 产业整合成为主导逻辑

“并购六条”后沪市新增582单并购 产业整合成为主导逻辑
  自“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沪市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持续攀升。证券时报记者获悉,截...

洗不净包赔 京东超市联合绿伞、立白打造化油为水、专渍专去两款创新清洁新品

洗不净包赔 京东超市联合绿伞、立白打造化油为水、专渍专去两款创新清洁新品
厨房厚重油污除不尽、衣物顽固污渍洗不掉……时下,家清市场的常规清洁产品,难以满足...

德邦股份2024年年报 快运业务增长强劲, 快递业务下滑显著

德邦股份2024年年报 快运业务增长强劲, 快递业务下滑显著
2025年5月5日,德邦股份发布了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营业总...

生活不能缺了精神调料,一位山西语文老师的上海书展之旅

生活不能缺了精神调料,一位山西语文老师的上海书展之旅
“铿锵有力,不愧是专业的。”8月17日晚上,在上海书展举行的“昭陵两骏望长安——...